散熱器如何選型及計算
【1】散熱器基礎 1、 散熱量計量單位的W 是什么? 散熱器技術性能中的W 是熱功率計量單位。是指每
米或每片(柱)散熱器在不同工況下每小時的散熱量(瓦)。 2、什么是金屬熱強度?其在工程中的實際意義是什么? 金屬熱強
度Q(W/KG .℃):是指金屬散熱器內熱媒的平均溫度與室內空氣溫度相差1℃時,每公斤質量的金屬單位時間所散出的熱量.Q值越大,
說明散出同樣的熱量所耗用金屬越少.這個指標是衡量散熱器節能和經濟性的一個指標。 各種散熱器的金屬熱強度比較表
散熱器的類型 金屬熱強度范圍(W/Kg℃) 散熱器類型 金屬熱強度范圍 (W/Kg℃) 鋼制柱型散熱器 0.6-1.3 鋁制柱翼型散熱
器 1.8-3.9 鋼制板型散熱器 0.9-1.4 銅鋁復合柱翼散熱器 1.2-2.8 3、什么是散熱器的傳熱系數? 散熱器的傳熱
系數K(W/㎡.℃):是指散熱器內熱媒的平均溫度與室內氣溫相差為1度時,每平方米散熱面積所傳出的熱量.該值與散熱面積的乘積,再
乘標準傳熱溫差(64.5℃)就是該散熱器的標準散熱量.即Q=K.F.64.5,在散熱面積一定的情況下,K值越大,則散熱器的散熱量就越大.K
值為整個傳熱過程的綜合系數(包括對流傳熱和輻射傳熱),與散熱器本身的特點和使用條件有關,如水流情況,內外表面情況等。
4、散熱器的散熱過程是什么樣的? 當溫度較高的熱媒在散熱器內流過時,熱媒所攜帶的熱量通過散熱器不斷地傳給溫度較低的室內
空氣,其散熱過程為: 1、散熱器內的熱媒通過對流換熱把熱量傳給散熱器內壁面(內表面放熱系數) 2、內壁面靠導熱把熱量
傳給外壁; 3、外壁靠對流換熱把大部分熱量傳給空氣,又靠輻射把一小部分熱量傳給室內的物體和人. 5、散熱器的水容量對
采暖的影響如何? 散熱器水容量對采暖的影響: 1、散熱器的水容量大,采暖系統熱惰性比較大,在鍋爐間斷供熱時,水冷卻時間
稍長一些,采暖房間仍可以保持相當長時間的一定溫度.但再供水時,水升溫也比較慢.大水容量的系統調節反映速度較慢.在連續供熱
時,對供暖質量無影響; 2、散熱器的水容量小,啟動時間短,溫度調節靈敏,居室升溫快,便于分戶計量供熱,既省錢又方便;
3、熱量是靠流動的水攜帶和運輸的,水容量大小對熱量無直接影響,只是調節時間有長短分別。 【注】:鋁制散熱器水容量最小,
所以鋁制散熱器升溫快,調節靈活,可實現人在快速升溫,人離即可降溫的間歇式供暖。
6、我國散熱器目前主要有哪幾種? (1)鑄鐵散熱器:柱型,翼型 (2)鋼制散熱器:板型,柱型,管柱型,串片型,翅片管型,衛浴型,鋼鋁
復合柱翼型 (3)銅管類散熱器:銅鋁復合柱翼型,銅管鋁片對流型,衛浴型 (4)鋁制散熱器:鋁制柱翼型,鑄鋁柱型 (5)不銹鋼散熱
器:不銹鋼柱翼型,衛浴型 7、我國采暖系統主要使用哪幾種管材? 1、以§≥2.75MM 的焊接鋼管為主,采用絲接; 2、工作
壓力超過1.0MPA 時采用無縫鋼管,法蘭連接; 3、要求高的工程可采用銅管或不銹鋼管; 4、水溫較低的系統可采用
PB,PPR,PPR鋁制復合等塑料管。 8、 鑄鐵,鋼,鋁,全銅水管散熱器各有什么特點? 1、鑄鐵:壽命長,耐腐蝕,外觀差,但內腔有砂
的散熱器不利分戶計量,價格較低; 2、鋼:壽命短,不耐蝕(氧化),外觀好,可分戶計量,價格中等; 3、鋁:壽命長,耐腐
蝕、抗氧化(中性水質),外觀時尚、大方,可分戶計量,價格中等; 4、全銅水道:壽命長,耐腐蝕,外觀一般,可分戶計量,價格
高。 9、造成散熱器腐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不同金屬材質的散熱器腐蝕的因素有差異,綜合說來主要因素如下: 1、原材料本
身抗腐蝕能力低,以及加工過程中的損傷和減; 2、供暖水質不當; 3、運行維護不當; 4、停水保養不當。 10 、怎
樣清除散熱器內部水垢? 1、采暖系統由鍋爐、供熱管道、散熱器組成.其中鍋爐是升溫部分較易結垢,散熱器是降溫部分不易結
垢(生活中,燒開水的水壺易結垢,保溫熱水瓶不易結銹道理相同); 2、采暖系統中已加了防垢化學藥物,避免結垢; 3、鋁
制散熱器內腔高度潔凈,光潔度較高,遠高于鍋爐和管道,所以其結垢程度要遠低于鍋爐和管道; 4、與空調水系統一樣,管道的清
洗目前已進入日程,引起注意,并已出現專業化清洗公司。 11、 鋁制散熱器比其它散熱器的優點是什么? 1、外觀方面:精加工,
高品質,可與任意家裝匹配; 2、體積小,重量輕,施工安裝便捷; 3、優秀的熱工性能。 傳熱快: 一般通熱水后在15分鐘內即
可達到標準熱量,其傳熱速度遠比一般散熱器高. 調節室溫容易: 因鋁制散熱器可實現快熱快冷的特點,通過溫控閥即可調節散熱
器熱量,達到控制室溫的目的. 耐水壓高: 由于鋁制散熱器的中間部分采用航空拉伸鋁,可承受高達15KG 壓力,安全運行不漏,因而
大大提高使用安全性 壽命長: 鋁制散熱器在中性水質中,由于鋁的抗氧化特性,可在內道表面產生一層致密的保護膜,阻止了氧
化腐蝕的產生,而在中性水質的腐蝕主要是氧化,所以鋁制散熱器在防腐能力上可與老式鋼制散熱器相媲美. 性價比高,在相同的
面積內,采用鋁制散熱器與鋼制散熱器費用基本差不多,但鋁制散熱器的美觀、大方是鋼制散熱器不可相比的。 12、 散熱器上必
須裝放氣閥嗎? 有的系統配管設集中排氣閥,空氣可以自然排出,這時散熱器上的放氣閥并非必須安裝,但多數系統配管形式不能
保證空氣排出,所以需要在散熱器上方安裝手動放氣閥。 13、不同材質的散熱器對水質有哪些要求? 答:不同材質的散熱器對水
質的不同要求如下: 1、壁厚§=1.2~1.5mm鋼制散熱器:PH=10~12;O2≤0.1mg/l 2、銅管(擠壓扎制拉伸紫銅管)產
品:PH=7~8.5;CL-、SO42-≤100mg/l 3、鋁制產品:PH=5~8.5;CL-、SO42-≤100mg/l 4、壁厚§≥2.5mm的鋼管散熱器
,可以與采暖系統所用鋼管統一要求 5、有可靠內防腐的鋼、鋁產品,可根據處理工藝的可靠性適當擴大使用范圍。 二 有關
熱工計算 14、采暖室外計算溫度是如何確定的? 采暖室外計算溫度應采用歷年平均不保證5天的日平均溫度。 15、各地區的采暖
期天數如何決定? 設計計算的采暖天數應按累計日平均溫度穩定低于或等于采暖室外臨界溫度的總日數決定.一般民用建筑和工業
建筑,采暖室外臨界溫度宜采用5℃。但目前有不少地區按8℃采用,并提高了室內溫度舒適的天數。 16、中國采暖區域劃分標準如何
? 國家暖通空調設計規范規定了集中采暖區和建議采暖區: 集中采暖區: 宜采用集中采暖,在建筑驗收時,必須同時驗收其采暖供
熱系統。
1、累年日平均溫度穩定低于或等于5℃的天數≥90天。 2、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地區,如幼兒園,養老院,中小學校,醫療機構等建筑: A 累年日平均溫度≤5℃的日數為60-89天; B 累年日平均溫度≤5℃的日數不足60天,但≤8℃的天數≥75天. 建議采暖區: 在日最低溫度<5℃的天數少于85天的地區為建議采暖區,采暖供熱系統在可選范圍內. 采暖趨勢: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暖范圍正在由北向長江流域逐漸擴大,這也為廣大散熱器行業的同仁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活動空間和更多樣的技術要求. 17、標準散熱量中的標準工況△T64.5℃是怎么回事? 散熱器溫度越高與環境溫度差越大,其散熱量越大.為了界定散熱器的散熱量的比較標準,我國散熱器的散熱量測試標準中規定了測定散熱量的標準工礦,即進水溫度95℃,出水溫度70℃,室溫18℃,這時的傳熱溫度差△T為(95+70)/2-18=64.5℃.其中進水口溫度(95℃)+出水口溫度(70℃)/2即相當于散熱器的平均溫度.這樣不同的散熱器都在同一條件(工況)下測出的散熱量就可以互相對比了。 18、散熱器標準散熱量和工程選用時的散熱量有何差別? 散熱器的標準散熱量是指由標準試驗臺提供的當散熱器內外傳熱溫差為64.5℃(即(95+70)/2-18)時的散熱量.工程選用時的散熱量是按工程提供的熱媒條件,求出本工程的傳熱溫差,再按該散熱器的散熱量計算公式求出的散熱量.如工程條件為供水80℃,回水60℃,室溫20℃,則傳熱溫差即為((80+60)/2-20=50℃,這種條件下的計算的散熱量為工程選用時的散熱量.實際工程運行時,水溫還能與設計條件不同,這時的真實散熱量還要變化。 19、舉例說明,散熱器非標準工況下的散熱量如何求得? 將工程設計條件下的傳熱溫差△TS代入散熱器的散熱量計算公式求得,或按廠家提供的散熱量計算表查出.但要注意還要進行片數,接管,安裝等多種附加修正后才算計算完畢. 比如:設計圖紙中要求一組△T=55℃,2200W的散熱器 如選R021A600,查△T=55℃工況,其熱量=166W/片,計算片數N=2200÷166=13.25,取整數13,則需要散熱器13片。 20、我國建筑節能的主要目標是什么? 我國的建筑節能指標是以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筑的耗熱量為基礎,第一步節能50%,第二步再在第一步基礎上節能30%(即總節能量為65%).這一任務由建筑(圍護結構及建筑設計)承擔50%,鍋爐房,外網,采暖系統及其他專業承擔50%。 21、建筑物耗熱量如何估算? 建筑物內安裝多少散熱器?這是由暖通工程師設計計算的,其計算很復雜,一般人難以進行。作為普通老百姓消費者,希望能做到心中有數,我們可用簡單的經驗數據來估算。
在估算時,應考慮不同地區、樓房或平房、頂層或底層、端頭或中間、北房或南房、城里或城外、墻體保溫性等因素。在計算出散熱量大小后,再適當多加10~20%,寧可熱點,可別冷著。若安裝溫控閥,必須過熱才可調控。散熱量小了,溫控閥是不起作用的,它不可能把溫度調高。 22、采暖負荷計算中如何處理太陽輻射熱的影響? 采暖負荷計算中對太陽輻射熱的影響,采取了南“﹣”北 “﹢”的朝向修正率方法,修正圍護結構的基本耗熱量部分。其修正率為: 北,東北,西北:0-10% 東,西:-5% 東南,西南:-10-15% 南:-15-30% 各地區按當地冬季日照率、輻射照度、建筑物使用和被遮擋等情況取不同的附加率。 23、 一棟住宅的總耗熱量如何計算? 按本樓的總建筑面積(包括非采暖面積)乘以平米耗熱量指標,即 Q=QM*F 對實現第一步節能的住宅建筑QM=50W/㎡; 對實現第二步節能的住宅建筑QM=40W/㎡。 24、一棟住宅的總循環水量如何估算? 按下式計算:G=0.86Q/△T(KG/H) 式中:G:本樓循環水量,KG/H Q:本樓總耗熱量,W △T:為本樓供回水溫差,℃ 0.86:為換算系數 25、采暖系統的水循環阻力H(或稱作用壓頭)如何估算? 采暖系統的水循環阻力H一般估算如下: 1、按最長環路,室內管道的摩阻和局部阻力,每米管長,按200-250Pa/M估算;
2、機械循環熱水采暖系統,摩擦阻力損失占50%,局部阻力損失占50%; 3、換熱器按0.1-0.15MPa估算; 4、設計裕量:10-20%。 1MPa=10KGF/CM2=100MH2O 1MMH2O=10Pa 26、循環水泵如何選擇? 應根據計算所得的水量G及總循環阻力H來選擇水泵.與外網連接的系統應換算外網在本樓接口處的供回水壓差,是否夠用(城市熱網一般預留壓差≥5MH2O)。 27、 散熱器的工作壓力定多少是合適的? 我國暖通空調設計規范規定,采暖系統高度超過50M時就應分區設置.這時系統的靜壓約為55MH2O。而采暖系統的動壓(推動水循環,包括換熱器等)約為20M-30M H2O,動壓和靜壓的總和約為70-90MH2O(即0.7-0.9MPa)。所以散熱器的工作壓力取1.0MPa已夠用了。關于個別城市熱網直連的情況可作特殊處理。 28、 系統運行前的壓力測試如何進行? 在系統或系數的某部分投入運行前,必須對其進行壓力測試.首先,所測系統應排出空氣并充滿處理過的水,然后用泵將壓力升到至少為工作壓力的1.5倍。這一壓力應該至少保持10分鐘,壓力下降不超過0.02 Mpa才為合格,在壓力測試過程中,應對接頭,連接處和設備進行目測檢查以確保無泄漏。測試人員應進行記錄,該記錄應包括時間、地點、觀測設備以及測試的初始和終了壓力等信息,也應包括注意到的可能滲漏.最后測試人員在測試記錄上簽字。具體測點位置及系統試壓的壓力值均應按施工驗收規范要求確定。 29、 熱水供暖系統設計應強調哪些問題? 應從以下6方面考慮: 1、必須保證滿水條件下的閉式循環,最好實現密閉式熱水采暖系統; 2、必須強調供暖水質的處理及控制; 3、必須保證有足夠的水量,足夠的資用壓頭; 4、必須有良好的排氣,保證水循環暢通; 5、必須考慮水力平衡,保證各組散熱器均能通水; 6、對較長的直管段,必須考慮熱補償。 三 散熱器選擇與比較 30、購房要注意有關供暖系統的哪些問題? 可以從7個方面加以考慮: 1、注意散熱器的熱負荷,即每平方米的散熱量.華北地區的磚混結構住宅,一般配置70W/㎡;節能型保溫建筑配置50W/㎡;華中及華東地區的獨立供暖住宅,一般配置120~130W/㎡。 2、看散熱器類型是否安全舒適.面積很大的房間最好選用R021B1800的散熱器,散熱均勻又安全舒適; 3、如房屋已采用熱計量,應注意散熱器是否有可調節的溫控閥,它可使室溫得到控制,做到既省錢又方便;
2、每個房間最少一組散熱器,大的房間考慮空氣溫度分布均勻,可先2-3組。一般100㎡住房為一廳三室二衛一廚,大約應選7組散熱器,其散熱量分別為各房間面積X(80-140)W/㎡。 34、散熱器安裝位置有什么要求? 散熱器一般沿外墻窗下設置,距地≥100mm。住宅建筑也可沿內墻設置。盡可能明裝,必須設罩時應選用對散熱器無嚴重影響的罩型。 35、散熱器安裝離墻多遠合適? 在外墻里邊安裝時,為了減少散熱器通過外墻的無效熱損失,需要距離墻面有一定距離,利用這一空隙,促使氣流流動并隔熱。 散熱器背面距墻面的尺寸,過去采用50mm,現在多采用30mm。 對流型散熱器有背板時,距離10-20mm;無背板貼墻安裝時,必須在相對應的墻面進行保溫。 36、單戶熱水供暖系統(一戶一爐的有泵系統)設計安裝時要考慮哪些問題? 1、系統構造簡單,作用半徑盡可能短; 2、確保整個系統的水泵的揚程應大于總水流阻力,且各支路的壓力要平衡; 3、要有良好而可靠的排氣措施,水平管段的坡度不小于0.003,并且坡向合理; 4、爐子應設于安全的位置,并有安全保證措施,如陽臺或廚房中。 37、散熱器不熱主要有哪幾種原因? 1、建筑物供,回水壓差不夠; 2、供水水量和水溫不夠; 3、系統內各支管水力失調; 4、空氣堵塞,絕斷水流; 5、散熱器數量不夠或未按實際水溫選配; 6、散熱器散熱性能不準確; 7、系統的垂直失調,系統的水平失調; 8、管道堵塞或閥門打不開; 9、圍護結構保溫條件不夠;
10、供暖時間不足; 11、新房或四鄰未供暖。 四 供暖系統知識 38、常用供暖方式有哪幾種? 散熱器供暖: A 熱水集中供暖 B 蒸汽集中供暖 C 熱水單戶供暖 D 單個電散熱器供暖 輻射供暖: E 熱水地板或吊頂輻射供暖 F 燃氣紅外線輻射供暖 G 電輻射供暖 1、熱風供暖 2、太陽能供暖(被動或主動) 39、各國區域供熱技術的熱源有何特點? 早期,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的區域供熱的熱源以熱電廠為主,美國和西歐各國的區域供熱熱源多以區域鍋爐房為主;近年來大型集中供熱,熱電聯產,熱電冷三聯供以及隨著新型能源的開發利用及節能環保的強烈呼聲,原子能,地熱,太陽能也都被廣泛使用,還有單戶壁掛爐獨立供暖。 40、由于熱源不同有哪四種不同的供熱方式? 就建筑物內采暖系統而言,由于熱源的不同,出現以下四種情況: 1、一戶一爐的單戶獨立供暖系統; 2、一樓一爐的小型熱水供暖系統; 3、一區一爐的區域鍋爐房供暖系統; 4、城市集中供熱的供暖系統,多以換熱站換熱后向建筑物采暖系統供水,也有由鍋爐直供的情況。 按照供熱情況的不同,以上四種供熱方式可歸結為鍋爐直供和換熱器供熱兩類供熱方式. 前者熱媒水通過鍋爐及散熱器實現循環;后者是換熱后的二次熱媒水通過散熱器與換熱器實現循環,而不與鍋爐直接相通.換熱器的熱源側與鍋爐實現一次熱媒水循環,或由蒸汽加熱.由于鍋爐和換熱器對熱媒水質的要求不同,所以處于以上兩種供熱方式下的散熱器,分別承受著不同水質的熱媒.鍋爐直供的供暖系統,水質按鍋爐水質控制;換熱器供熱的供暖系統,水質按換熱器控制,按密閉式循環冷卻水水質采用. 41、 中國城鎮供熱以哪種方式為主?
按照我國現行政策,我國城鎮供暖以集中供熱為主,一戶一爐的燃氣供暖,電暖等等可為補充。 42、散熱器的接管方式有哪些?哪些接法效果較好? 答:從保證散熱量的角度出發,同側上進下出、異側上進下出、底進底出(中間設隔板)三種接法對散熱量的影響基本相當,差別不大,應優先采用;同側下進上出會減少散熱量39%,不般不應采用。 43、建筑物供暖熱負荷指標是什么含義? 答:一棟建筑物的供暖熱負荷指標是供暖設計條件下,本棟建筑物的總共熱量除以本棟建筑的總建筑面積(包括非采暖房間),這一概略數僅供初步設計概算時及選擇鍋爐、確定鍋爐房面積時使用。 由于一棟建筑物內各房間所處的樓層、朝向、方位等條件不同,所以相同面積的不同房間耗熱量差別很大,不能按照相同的平米耗熱量指標計算本房間的耗熱量,進而選配散熱器。 44、采暖系統應如何滿水養護? 答:滿水養護注意事項如下: 1、新系統使用前應試壓,沖洗、排氣、灌滿水; 2、運行中應及時排氣、補水、保證滿水運行; 3、采暖季結束后,應停泵檢修(局部放水或全部放水),然后重新灌滿水,并適當加溫運行、排氣、然后停泵; 4、非采暖季期間應檢查及補水,保持滿水; 5、在下一采暖季運行前應根據水質情況決定是否換水后運行。 五、采暖設計基礎知識 (一)建筑熱工
45、建筑熱工設計分區分哪幾個? 對各分區在設計上有何要求? 建筑熱工設計分區有嚴寒地區,寒冷地區,夏熱冬冷地區,夏熱冬暖地區,溫和地區.各分區熱工設計見下表:
分區名稱 設計要求 嚴 寒 地 區 必須充分滿足冬季保溫要求,一般可不考慮夏季防熱 寒 冷 地 區 一般應滿足冬季保溫要求,部分地區兼顧夏季防熱 夏熱冬冷地區 必須滿足夏季防熱要求,適當兼顧冬季保溫 夏熱冬暖地區 必須充分滿足夏季防熱要求,一般可不考慮冬季保溫 溫 和 地 區 部分地區應考慮冬季保溫,一般可不考慮夏季防熱 (二)熱負荷計算 46、建筑物的得失熱量包括哪些?什么是供暖熱負荷? 建筑物的得失熱量包括如下: 1、圍護結構的耗熱量; 2、加熱由門窗縫隙滲入室內的冷空氣的耗熱量; 3、加熱由門,孔洞及相鄰房間侵入的冷空氣耗熱量; 4、水分蒸發的耗熱量;
5、加熱由外部運入的冷物料和運輸工具的耗熱量; 6、通風耗熱量; 7、最小熱負荷的工藝設備的散熱量; 8、熱管道及其它熱表面的散熱量; 9、熱物料的散熱量; 10、通過其它途徑散失或獲得的熱量。 建筑物的供暖負荷等于其失熱量與得熱量的差值.居住建筑設計采暖熱負荷中對一些不穩定的自由熱不予計算.其供暖熱負荷主要包括圍護結構耗熱量及冷風滲入耗熱量大部分. 供暖熱負荷:是指在某室外溫度TWN 下,為達到要求的室內溫度TN,供暖系統在單位時間內向建筑物供給的熱量. 47、建筑物圍護結構的耗熱量包括哪些?怎樣計算? 包括基本耗熱量和附加耗熱量 基本耗熱量,按下式計算: Q=AKF(TN-TWN) 式中:Q_ 圍護結構的基本耗熱量,W F_ 圍護結構的面積,㎡ K_ 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W/㎡ .℃ TWN_ 采暖室外計算溫度,℃ TN_室內計算溫度,℃ A_ 計算溫差修正系數 附加耗熱量:按以下規定考慮附加 朝向修正,風力附加,外門附加,高度附加,兩面及兩面以上外墻附加,窗墻比較大時附加,間歇附加等因素。 48、冷風滲入耗熱量如何計算? 多層建筑按窗縫滲入空氣量計算耗熱量;高層建筑中因風速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以及熱壓的作用(下進上出)的影響,各層應采用不同的窗縫滲入(或滲入)空氣量,并依此計算空氣耗熱量。 49、居住建筑中考慮鄰戶傳熱應采取什么措施? 居住建筑應當考慮鄰戶傳熱.應在各房間熱負荷計算的基礎上,根據鄰戶情況,增加50%以上的散熱器數量,但這部分增加散熱器所對應的散熱量,不再計入該建筑物的總熱負荷。 50、散熱器安裝模式 1) 并聯方式: 每組散熱器都需要安裝兩個溫控閥,或者安裝水力平衡閥門。兩個溫控閥門的上端閥門可做為開關閥,下端的閥門
為水力平衡閥門,用來調節水流量,以避免離水泵較近的散熱器水流量大,而較遠的散熱水流量的問題。
2)并聯的同程系統 并聯同程系統其特點是和并聯異程基本上一樣的。但是在運行原理有差別,簡單的說,叫做先供后回,就是前端第一組散熱器的回水暫不向主管道循環,而是往下繼續走,連接下一組散熱器的回水管,依次類推„從最末端散熱器拉出一根回水管路,回到主管道的回水管上。系統每組散熱器的水流量基本上是相同的,系統非常平衡,一般不會出現末端不熱的現象?梢哉f是一種水力系統平衡最佳的方式。
3)分集水器式(章魚式) 章魚式管路系統特點:鍋爐進出口分別通過分水器和集水器與各組并聯散熱器連接,各并聯管路間的水力平衡通過分水器上的閥門進行調節來平衡各環路的阻力,可分室溫度控制。管材鋪設于地板下,是一種比較美觀的連接方式,但管材用的比較多。 章魚式管路系統能實現地下無接頭,由于整管埋設可做保溫,既節能又保護地板,同時也可避免接頭多帶來的隱患。主要用料為:PPR鋁塑管。